说起历史这门学问,用一句璀璨来形容绝对不过分。
我们出生在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可以说,我们似乎从骨子里,就对这门学问有着一股向往之情。
前人对历史的总结,可谓已经是完备且详细了。
不过,历史资料越丰富翔实,我们在选择上就可能会越犯难。
今天,咱们就来拉个书单。
针对刚刚入门历史,对历史有一定了解和兴趣,以及希望将历史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的三类人,给出基本经典著作推荐!
展开剩余81%入门者
《史记》(文白对照本)
《史记》这本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作者司马迁用纪传体的形式,把先秦时期的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为啥推荐文白对照本呢?就是考虑到文言文对新手不太友好,有了白话文翻译,阅读门槛一下子就降低了。
通过书里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像《项羽本纪》里巨鹿之战的精彩描写,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能让你轻松理解。
特别容易让人对历史产生兴趣,还能快速帮你搭建起历史时间线的框架,是入门的绝佳选择。
《哈佛极简中国史》
这是美国学者阿尔伯特・克雷格写的中国简史,视角特别 “国际化”。
他没把先秦史单独拎出来讲,而是把商周和同时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放在一起比:
咱们老祖宗在刻甲骨文、铸司母戊鼎时,人家在修金字塔、写汉谟拉比法典。
书里配了好多图,像殷墟的甲骨文照片、三星堆的青铜面具,看着图就能明白先秦文明 “神权与王权合一” 的特点。
对新手来说,这书能快速建立 “中国历史在世界上啥地位” 的认知,还不枯燥。
爱好者
《春秋史》(童书业)
春秋看着是 “五霸争雄” 的普普通通打架史,其实里头全是门道。
童书业先生拿 “郑伯克段于鄢” 举例:表面是郑庄公跟弟弟抢地盘,实际是周朝的宗法制度崩塌了:
弟弟觉得 “哥哥能当国君,我凭啥不能”,这才敢造反。
书里把诸侯会盟、华夷杂处这些事掰开了讲,让你明白 “尊王攘夷” 口号背后,其实是华夏文明圈在扩张。
这本书的语言很平实,不晦涩,对这方面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大胆下手。
《翦商》(李硕)
这本书呢,在学术界有所争议,但作为一本给爱好者看的书,底子还是很足的。
关于这部书,作者是用殷墟的考古发现当证据进行写作。祭祀坑里层层叠压的人骨,甲骨文中 “用羌十人” 的占卜记录,都在说商朝人祭挺常见。
直到周朝灭商后,周公才通过 “制礼作乐” 把这事儿停了,华夏文明这才从 “野蛮” 转向 “文明”。
书里讲,商朝不是圣王传说,而是文明演进的残酷真相,适合不满足于听故事、想深挖历史的人,就是内容有点 “重口味”,得做好心理准备。
史学兴趣者
《尚书》(注释本)
这是老祖宗最早的 “政府文件汇编”,但这书文字太古老,得看带注释的版本。
推荐您搭配《尚书正义》,一边读原文一边看唐代孔颖达咋解释,才能琢磨出 “民惟邦本” 的治国理念是咋来的。
这本书适合研究先秦政治思想的人,不过得有点古文基础,不然容易读懵。
《古代神话与民族》(丁山)
这本书听着像讲神话,其实是拿神话当线索找历史。
丁山考证 “大禹治水” 可能是上古部落一起治黄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说的是商族可能拿鸟当图腾。
他把神话、考古和文献拼在一起,还原夏商周的老底,比如周朝咋把不同部落的神话整合起来,形成 “华夏” 概念。
这本书适合对上古史有研究的人,但要耐住性子啃文献,不然容易被绕晕。
发布于:江苏省